原标题:居民需要更多“健康管家”(人民时评)
王君平
未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,应该是从疾病为中心转到健康为中心,筑牢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
日前,针对引起广泛质疑的“我国超过5亿人有家庭医生”报道,有关部门回应,家庭医生不是私人医生,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重要举措,全国签约人数目前已完成任务目标,但签约服务的推进还不平衡、服务质量仍有待提高。话题背后,折射出百姓健康的新需求。
应该说,提高国民健康水平,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,家庭医生是一个突破口。当前,随着中国社会的老龄化、城镇化和慢性病高发等诸多挑战,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模式难以充分满足群众需求。居民看病就医集中到大医院,“全国人民上协和”的现象,也不利于改善就医环境、均衡医疗资源、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等。从“上医院”转向“看医生”,家庭医生制度也是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。《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》要求,到2017年,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%以上,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%以上。然而目前,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,居民认可程度较低,基层服务供给能力较为匮乏,这成为此次大家“吐槽”的重要背景。 |